
近日,科研院交通安全技术研究室圆满完成京哈高速沈山改扩建工程安全技术咨询服务。回溯三年服务历程,技术团队始终以“护航工程建设全周期安全”为核心目标,通过构建完善的团队协作体系、打造系统的全流程服务模式、植入先进的现代化安全理念,为工程建设筑牢了坚实的安全防线。
一、完善团队建设,筑牢服务根基
团队创新采用“技术团队统筹指导+现场工程师部署落实+行业权威专家精准赋能”三级咨询体系,分层级、多角度、跨专业提供安全技术咨询服务;服务中定期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服务目标、流程、工作计划等内容;结合项目管理经验,编制标准化管理手册,让每一项咨询工作有据可依。

二、超前风险辨识,前置安全防线
为了从源头规避安全风险,团队在项目启动初期组织开展全线总体安全风险评估,针对隧道开挖、桥梁架设等风险等级较高环节开展专项安全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进度,定期更新风险辨识清单,同步优化安全管控措施。

三、一线隐患排查,强化现场治理
团队结合项目施工工序特点,常态化开展周检、月检工作,借助无人机、检查工具箱等专业设备,检查覆盖施工现场的每一个关键点位,同时,定期组织临时用电、消防、特种设备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开展“把脉式”隐患排查,截至工程结束,共排查消除隐患2000余项。

四、系统安全管控,营造安全氛围
团队在项目服务过程中,始终加强项目规范化管理,对危大工程方案的编审、特种设备资质的审查等内容严抓不懈。同时,多维度开展项目安全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

五、前沿科研创新,赋能安全升级
团队积极推动前沿技术与安全管理深度融合,提出隧道安全“五大系统”、人员“二维系统”、“积分超市”等技术创新安全管理策略。此外,依托建设经验,完成了《辽宁省公路水运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地方标准编制工作。

下一步,科研院交通安全技术研究室将始终牢记“守护交通安全”的核心使命,持续深耕交通安全领域,充分发挥自身在技术研发、咨询服务、风险管控等方面的优势,不断优化服务模式、创新技术手段,为后续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保驾护航,为辽宁省交通安全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